秋天的脚步到哪了?全国入秋进程图出炉,南方秋凉仍需时日
眼下,秋天全国虽然告别了史上最热三伏,入秋日但我国大部地区的进程暑热还未消退,四川、图出重庆等地正在经历同期罕见的炉南凉仍高温烤验,不少网友对凉爽的秋天全国秋日愈发期待。然而,入秋日今年的进程秋天似乎有些迟到。目前,图出哪些地方已经加入秋天群聊了?炉南凉仍中国天气网特别推出2024全国入秋进程图,看看秋天的秋天全国脚步到哪儿了。
东北西北部分地区已入秋,入秋日这些地方明显偏晚
今年夏天,进程我国度过了史上最热三伏,图出三伏期间全国平均气温打破1961年以来的炉南凉仍最高纪录,超过250个站次追平或打破当地单日气温极值。在立秋以后,多地气温依然居高不下,导致北方多地入秋进程偏晚。
从中国天气网推出的全国入秋进程图来看,截至8月27日,我国黑龙江中北部、内蒙古大部、陕西北部、山西西部和东部、甘肃、宁夏、云南中北部、四川西部等地以及新疆的部分地区已进入气象学意义上的秋天;东北地区中南部、华北大部、黄淮和南方大部地区仍处于夏日之中;青藏高原部分地区则已步入冬季。
“今年我国东北、华北北部一带的入秋进程明显偏晚。”中国天气网气象分析师张斌介绍,常年8月27日,秋季前沿往往推进至辽宁中部至山西南部一带,而今年由于前期气温偏高,东北大部和华北北部一带仍处在夏日之中,这一带的秋天已经注定迟到。
大城市中,仅有拉萨、昆明、西宁等无夏城市和呼和浩特已经迈入秋天的门槛,通常在立秋节气期间完成夏秋转换的兰州、哈尔滨、长春、银川、太原等地,今年在进入处暑节气后仍未纳入秋姑娘的怀抱,其中,兰州、哈尔滨、长春的秋天迟到时间已经超过5天。
北方多地9月初将开启新一波入秋进程,南方秋凉仍需时日
华北和东北大部的入秋进程将何时开启呢?中国天气网气象分析师唐晓静表示,预计8月底到9月初,北方地区将有连续两轮降雨登场,一场秋雨一场凉,9月2日至3日,京津冀、山东一带最高气温将普遍降至30℃以下,东北大部最高气温将不足25℃,北方多地或将就此开启新一波入秋进程。
而四川盆地、江南、华南一带仍多高温天气,入秋尚需时日。从常年来看,江南地区往往在10月份以后才会陆续进入秋天,华南地区则要到11月份之后。
中国天气网提醒,夏秋转换之际气温起伏明显,昼夜温差也将逐渐拉大,当昼夜温差超过10℃时,小伙伴们可以尝试“洋葱式穿衣”,多层搭配,随时根据气温变化增减衣物,谨防感冒。而尚处在炎炎夏日地区的小伙伴,要继续做好防暑降温措施,避免在午后等高温时段外出活动,谨防中暑。
注:入秋标准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行业标准《气候季节划分》规定,基于当年气温序列计算5天滑动平均气温构成滑动平均气温序列,当滑动平均气温序列连续5天小于22℃且大于或等于10℃,则以其所对应的当年气温序列中第一个小于22℃的日期作为秋季起始日,如果初次判断的起始日期比常年偏早15天以上,需进行起始日的二次判断。
(责任编辑:综合)
- 支付宝证件照换底 18183手机游戏网
- 收益连翻4倍!黄金服新版上线,玩家2小时就捡到100克“黄金”
- 春晚变身时尚盛宴!马丽同款美翻全网,热搜不断!
- 海沧“本土十佳名小吃、荟萃十佳名小吃”出炉
- 好段好句素材:有关夏天清晨的优美段落
- 中马协公示“20220525批次骑手等级认证名单”
- 武侠大片《笑傲江湖》主创打卡取景地 口碑爆棚获好评
- 日本认定谷歌公司违反《反垄断法》,勒令其整改
- 短小精致人见人爱的文案 普普通通温柔的文案
- 将遗憾写的淋淋尽致的签名 暗含不开心的签名大全
- 2025春节档票房达95亿 《哪吒之魔童闹海》成票房冠军
- 2024年京津冀网球俱乐部团体积分赛天津站成功举办
- 快检查!吸管脏成“黑芝麻糊”,很多广东人天天用→
- 心累时用的签名简短 感觉自己很疲倦很累的签名
- “此湘有礼——湖南青铜艺术展”今日亮相山西青铜博物馆
- 缉盗警匪剧《黄雀》圆满收官 秦岚挑战“双面医生”再塑鲜明角色
- 东方Project官方认证二次创作RPG《胡言山的魔理沙》9月19日上市!
- 山西晋城一商场顶棚被吹落 视频曝光
- 始终忘不了过去的伤感个性签名 心疼自己伤心过往签名精选
- Trump White House urges Congress to cut funding for NPR, PBS
- 淮北市倡树新风让婚礼回归情感本质 views+
- 安徽池州:文明实践暖人心 views+
- 川剧《江姐》亮相安徽 views+
- 铜陵市新时代文明实践项目交流展示活动启动 views+
- 铜陵统筹施策倡树婚俗新风 views+
- 铜陵市:慰问留守儿童 用爱呵护成长 views+
- 淮南:践行“光盘行动” 共享文明“食”光 views+
- “学雷锋·文明实践我行动”主题活动举行 views+
- 人参价格多少钱一克,正宗野山参多少钱一克 views+
- 安庆市:诠释文化传承 展现少年朝气 views+